聚焦两所百年名校,看看他们的相关专利数据背后有着什么样的“蹊跷”。
作者 | 叶孤城编辑 | 笺柒图片 | 北京大学官博
感谢Patentics提供文中内容所需的技术支持
郭德纲对“艺术”一词的理解是,艺是技能,术则是把技能卖出去的本事,听起来有些道理,但要是完全苟同有些难。在中国众多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中不乏有“人中龙凤”,简简单单就专利申请量一项数据而言,都是“出类拔萃”的,然而在众多的专利中能够从“科学”到“技术”转化的,被广泛运用于商业环节的却是凤毛麟角,我们聚焦一下两所百年名校,看看他们的相关专利数据背后有着什么样的“蹊跷”。
先给出两组数据:
1.两所学校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(2010年-2020年)
2、两所学校各自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对比(2010年—2020年)上述两幅图,红色部分都是发明专利,蓝色是实用新型+发明专利。两家高校确实都是发明专利为主;但是清华大学貌似这方面做的更加的“一如既往”,即从比例上看,清华大学历年的实用新型占比都是很小的一部分,而北大明显在2015年以后猛冲了一把实用新型。
那双方专利的质量到底如何呢,我们还是聚焦发明专利,来看两个指标:第一个是专利度(如上图),即平均权利要求数量,这个我们看到非常有趣,2015年之前都是北大领先,后面是清华领先,平均权利要求数量原则上越多越好,好不容易申请一份专利,如果自己主张的权利都写不出几个来,申请这个专利意欲何为呢?两家顶级的院校平均权利要求10个左右,距离一份沉甸甸、有价值、有意义的专利申请还有一段距离。第二个是被引用度(如上图),这也是我们用来观察专利是否具有一定价值的重要指标。这个被引用的概念和论文的被引用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,但是在专利领域,特别是我国的专利体系内,并不存在引用的习惯性行为,也就是说撰写一份专利申请并不需要一定引用什么在前的专利,因此相关数据可能会看起来比相关论文要低,这点很正常。其次,任何被引用都会是一个时间问题,相对较新的案件显然还没有“来得及”被其它案件所引用,这一点也很正常。 上面的数据,清华大学的被引用指标确实是超过了北京大学。接下来,在引用清华北大前20名的专利集合里面,我们看看到底都具体是谁?看清华北大各自被引用的前20名“拥趸”,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:
第一、 两家各自是自己专利最大的引用者,比例也都类似;
第二、 第二大的引用者同为中国科学院,这个恐怕是证明了清北TOP2的学术地位,中科院在专利上也是紧盯不放;
第三、 清华大学引用了不少北大的专利,而北大似乎对清华不那么感兴趣;
第四、 仔细看两者的被引用方,明显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各自合作的工业产业界显然不一样,除了双方都有的华为,其它企业显然是各有各的脉络与关系;
第五、 北大确实对清华不感兴趣,前20名中都不引用对方的专利;
第六、 双方各自有交集的圈子确实不太一样,清华似乎是国企系,而北大则更多是BAT系。
好吧,说了那么多正题,我们再扯些闲篇,一个国家的创新到底是靠什么,靠科学、靠技术,显然不完全是,如果没有政治的因素、法律的保护、商业的使用,再多的发明也是用来凑数的。中国大学教育规制早期是模仿前苏联的体系,重理轻文,结果到目前来看显而易见。英国的工业革命时代,有两个标志性的象征,一个是瓦特蒸汽机的诞生,另一个是亚当·斯密《国富论》的问世,而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1776年,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。多种因素的汇聚,才促成了工业革命,如果法律对于创新没有保障,对于新技术可以随意的抄袭和复制,那么发明者是没有动力花上几年、十几年、甚至几十年完成创新的。如果一个社会中只有反复的低水平重复和竞争,也就谈不上创新和产业升级了,所谓的发展自然也成为无源之水。大学的专利申请切不可成为“反复的低水平重复”,那不仅违背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,而且带来的负面效应如“苛政”猛于恶虎!